一般我们用平方数来称呼电线。其实导线也可以用直径来称呼。比如1个正方形可以叫做直径1.13mm,1.5个正方形可以叫做直径1.37(mm。因为在选择电线的时候,主要考虑的是电线是否会产生严重的热量,造成事故,而电线的平方数(截面积)与电流的安培数有直接对应的倍数关系,所以计算起来非常简单。
例如,一根方形铜线通过6A电流是安全的,它不会产生严重的热量。比如一根2.5平方的铜线是6A*2.5=15A,那么简单计算2.5平方通过15A的电流是安全的,按直径计算就麻烦多了。
规格里面的1.5/2.5/4/6 是指线的横截面积。单芯电缆,单芯面积就是规格,里面的多芯还得乘以线数。参考《GB5023-1997》单核结构;导体的直径为:1 —1.13、1.5— 1.38、2.5 —1.78、4—2.25、6—2.76。
其实人们说1.5/2的线径只是为了方便,这是一个很常见但不经常纠正的错误。
三相电机的口决" 容量除以千伏数,商乘系数点七六"(注0.76是取的功率因数0.85效率为0.9时)
由此推导出来的关系就有:
三相二百二十二电机,一千瓦3.5安培。常用三百八十电机,一千瓦两安培。低压660电机,千瓦1.2安培。高压电机,四千瓦一安培。六千伏八千瓦一安培的高压电机。负荷量:
16A最高可供电3500W,20A最高可供电4500 w在1500W以内,25A最高可供电5000W在2000 w以内,32A最高可供电7000W在2000 w以内,40A最高可供电9000W在3000W以内,实际控制在4500 w以内
表2电器额定电流和导线标称截面
现在知道多大的电源线径可以负荷最大多少的功率和电流了吧
比如请分别用0.75、1、1.5、2.5、4、6(平方毫米)的铜芯线计算。答案:0.75mm2,5a;1mm2、6A;1.5mm2、9A;2.5mm2、15A4mm2、24A;6mm2、36A
如何合计算电线所能承受的电功率?
如果已知导线的截面积,如何计算导线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功率?
或者知道所需电功率,如何计算使用多少mm2导线?
回复:我们可以通过查电工手册得到导线的最大允许载流量。根据该公式
功率P=电压U 电流I
计算出的功率是电线能承受的最大电功率。
例如:从220伏电源引出一根1.5平方毫米的导线。电器的最大功率是多少?解决方法:查下面的手册知道1.5平方毫米导体的载流量是22A。根据:功率P=电压U 电流I=220v 22A=4840W。答:最大可接4840W的电器。相反,知道了所需功率,我们就可以根据上面的公式计算出电流功率电压的电流。
得到当前的检查手册,你就会知道使用什么尺寸的电线。
例如:10kw的电器接220 V的电源应该用什么规格的电线?解:根据:电流=功率电压=10000瓦220伏=45.5安培。根据以下手册,应使用6平方毫米的电线。答:应该用6平方毫米的线500V 及以下铜芯塑料绝缘线空气中敷设,工作温度30,长期连续100负载下的载流量如下:。
1.5 mm2-22a 2.5 mm2-30a 4 mm2-39 a6 mm2-51a 10 mm2-70 a16 mm2-98a铜芯电线:铜线截面积,允许长期电流
2.5平方毫米(16a ~ 25a).4平方毫米(25a ~ 32a).6平方毫米(32a ~ 40a)铝芯电线:铝芯线截面积,允许长期电流
2.5平方毫米(13a ~ 20a) 4平方毫米(20a ~ 25a).6平方毫米(25a ~ 32a)电缆大小用平方标称,多股线就是每根导线截面积之和如48股(每股直径0.2)1.5平方丝:0.785X(0.2X0.2)X48=1.5。
010-350002
导线截面积与载流量的计算
1.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一般是根据线芯的允许最高温度、冷却条件和敷设条件来确定的。
[关键点] 一般铜线的安全载流量为5~8A/mm2,铝线为3~5A/mm2。如2.5 mm2 BVV铜导线的安全载流量推荐值为2.58A/mm2=20A 4 mm2 BVV铜导线为48A/mm2=32A2,铜导线截面积的计算依据为铜导线安全载流量的推荐值5~8A/mm2,铜导线截面积S的选取上下范围计算为 S=[ I /(5~8)]=0.125 I ~0.2 I(mm2) S—铜导线截面积(mm2) I—负载电流(A )。
3.功率计算一般负载(也可作为电器使用,如灯具、冰箱等。)分为两种,一种是阻性负载,一种是感性负载。
对于电阻性负载的计算公式:P=UI 对于日光灯负载的计算公式:P=UIcos,其中荧光灯负载的功率因数cos 为0.5。不同的感性负载有不同的功率因数,统一计算家用电器时功率因数cos 可取0.8。也就是说,如果所有家用电器的总功率为6000瓦,则最大电流为I=P/Ucos=6000/220*0.8=34(A)。但一般情况下,家用电器不能同时使用,所以要加一个常用系数,常用系数一般为0.5。所以,上面的计算应该改写为 I=P*公用系数/Ucos=6000 * 0.5/220 * 0.8=17(a)。也就是说,这户人家的总现值是17A。那么主刹车空气开关不可能是16A,应该大于17A。关于横截面接和直径:S=*(D/2)*(D/2)
方形指的是一个花园的面积,电线里面的铜线都是圆形的。圆的面积的公式是:半径*半径*3.14(圆周率),比方说2.5平方。国标直径1.78,半径0.890.89 * 0.89=0.79210.7921 * 3.14=2.48779.10000000005
估算负荷电流
1.使用
这是根据用电设备的功率(千瓦或千伏安)计算电流(安培)的公式。
电流与功率、电压、相位、力率(也叫功率因数)等直接相关。有通用的公式可供计算。由于工厂普遍采用380/220v三相四线制,电流可直接根据功率计算。
2、公式
低压380/220伏系统每千瓦电流,安培。
千瓦,电流,怎么算?
双倍电加一半电。单相kW,4.5a单相380,电流两安培半。3.描述
公式以380/220v三相四线制中的三相设备为基础,计算出每千瓦的安培数。对于一些单相或不同电压的单相设备,也解释了安培每千瓦的公式。
公式中的电功率指电动机。在380伏三相电压下(力率约为0.8),电机每千瓦的电流约为2安培。也就是说,“千瓦数翻倍”(乘以2)就是电流,安培。这个电流也称为电机的额定电流。
【例1】一台5.5 kW的电机,按“双功率”计算电流为11 A。【例2】40kw水泵电机按“双电源”电流为80 A。电加热是指用电阻加热的电阻炉等。电流为每千瓦1.5 A的三相380伏电热设备。即“千瓦加一半”(乘以1.5)就是电流,安培。【例1】一个3 kW的电暖器,按“电加热加一半”计算,电流为4.5 A。【例2】一个15 kW的电阻炉,按照“电加热加一半”计算,电流是23 A。这个公式不仅指电加热,也适用于照明。虽然照明灯泡是单相而不是三相,但是给照明供电的三相四线干线还是三相。这个只要三相大致平衡也可以算出来。此外,以千伏安为单位的电器(如变压器或整流器)和以千伏安为单位的移相电容器(用于提高功率率)也适用。也就是说,这句话后半部分虽然指的是电加热,但包括了所有以千伏安和千伏安为单位的用电设备,以及以千瓦为单位的电加热和照明设备。【例题1】一条12 kW三相(平衡)照明干线电流按“电加热加一半”为18 A。【例2】30k va整流器的电流按“电加热加一半”计算为45 A(指380 V三相交流侧)。【例320 kVA配电变压器电流按“电加热加一半”为480 A(指380/220 V低压侧)。【例100 kVA移相电容器(380 V三相)电流按“电加热加一半”为150 A。380/220V三相四线制中,两路单相设备,一路接相线,一路接零线(如照明设备)为单相220v电气设备。这类装备的力率大多是1。所以公式直接写明“单相(每千瓦)4.5 A”。计算时,只要“千瓦数乘以4.5”就是电流,安培。
如上所述,它适用于所有单位为千伏安的单相220伏电气设备,单位为千瓦的电热和照明设备,也适用于220伏DC。
【例1】500伏安(0.5千伏安)行灯变压器(220伏电源侧)的电流按“单相kW,4.5 A”为2.3 A。【例2】根据“单相kW,4.5 A”,1000瓦泛光灯的电流为4.5 A。对于电压较低的单相,公式中没有提及。可以以220伏为标准。根据电压降低的程度,电流会依次增加。比如36伏的电压在220伏的基础上降低到1/6,电流就要增加到6倍,即每千瓦电流为6*4.5=27安培。比如每盏36伏60瓦的行灯电流是0.06*27=1.6 A,5盏灯总共8 A。在380/220V三相四线制中,单相设备的两条线接在相线上,习惯上称为单相380V电气设备(实际接两相)。这类设备单位为千瓦时,力率多为1,公式也直接写明:“单相380,电流二安培半”。它还包括以千伏安为单位的380伏单相设备。计算时,只要“千瓦或千伏安乘以2.5”就是电流,安培。
【例1】32kw钼丝电阻炉接380伏单相,按“电流两安培半”计算电流为80安培。【例2】2 kVA灯用变压器,初级接380伏单相,按“电流两安培半”计算电流为5安培。【例3】 21 kVA交流焊接变压器,一次相接380伏,电流按“电流二安培半”为53安培。估算出负载的电流后,根据电流选择相应导体的截面。在选择导线截面时,应考虑几个方面:一是导线的机械强度;第二,导体的电流密度(安全电流切断);三、允许压降:0.10-350.002。
电压降的估算
1.使用
根据线路上的负载力矩,估算供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,检查线路的供电质量。
2、公式
本文提出了一个估算电压损失的基准数据,通过一些简单的计算,就可以估算出供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。电压损失基于“千瓦”。米”,2.5铝线20-1。增加截面负载力矩大,降低电压平方小。
三相四线6倍计,铜线乘上1.7。
感抗负荷压损高,10下截面影响小,若以力率0.8计,10上增加0.2至1。
3.描述
电压损失的计算涉及很多因素,比较复杂。
估计,线路已根据导线和截面的负荷情况选定,即相关条件已基本满足。
电压损失用“额定电压损失了多少百分比”来衡量。公式主要列出了估算电压损失最基本的数据,以及电压损失1%会有多少个“负荷时刻”。当负载力矩较大时,电压损失会相应增加。所以首先要计算这条线的荷载矩。
所谓负载力矩,就是负载(kW)乘以线路长度(线路长度为导线敷设长度“m”,即导线走过的路径,不考虑线路中导线的数量。),单位为“千瓦时”。对于径向线,载荷力矩的计算非常简单。5 kW设备安装位置的负载力矩应计算如下:从线路供电点开始,按线路分支分为三段。在线路的每个部分,三个负载(10、8、5 kW)通过,因此负载力矩为:
第1部分:10*(10 8 5)=230 kW。m段2: 5*(8 5)=65千瓦。m段3: 10*5=50千瓦。米到5千瓦。设备的总负载力矩为:230 65 50=345 kW。公式解释如下:
首先,计算电压损失最基本的依据是负载力矩:千瓦时。
然后提出一个基准数据:
2 .5平方毫米铝线,单相220V,电阻性负载(力比率为1),每20”kW的电压损失。m”负载力矩为1%。这就是“2 .5铝线20-1”的公式。
在电压损失1%的基准下,截面越大负载力矩可以越大,成正比变化。例如,如果10平方毫米的铝线的横截面是2 .5平方毫米的4倍,那么它将是20*4=80千瓦。m,即该导线的负载力矩将为80 kW。m,电压损失仅为1%。其他章节类推。